国民政府败退,战火席卷南北。秦家作为军人世家,也不得不在局势崩溃前,随大队转往台湾。
上船那天,码头人声鼎沸,哭喊声、命令声与浪涛声混在一起。秦函之背着简单的行李,一步三回头,彷佛还在等某个未曾出现的身影。
那封遗落在南京街头、未能送出的信,他藏在行李最深处,字迹早已模糊,却怎样都不肯丢。
初到台湾,一切从简。
虽然不复往日繁华,但秦家毕竟是空军老将之家,又有旧识帮忙,倒也没有落到动荡不安的地步。
其中,乔家的援手最为关键。
乔家是有名的世家大族,掌管土地、商贸与政要人脉,根基深厚。乔老爷与秦老爷早年同为军中袍泽,在北方沙场上曾多次出生入Si。两人结义为兄弟,情谊胜亲。
这份情谊并未随战局变迁而淡,反倒在此番逃亡後显得弥足珍贵。乔家出面为秦家安排落脚之所,亦在军中调度上提供协助,使得秦家能迅速安稳下来。
战後的秦老爷沉默了许多。
他不再像从前那般雷声大作,而是常常坐在厅中,静静地翻着一本旧军籍册。上头记载的那些名字,多半再也无人回应。
他有时会站在院子里望天,一根菸接着一根地cH0U。秦夫人见他如此,也不多言,只会端上热茶,默默坐在一旁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秦淮之接下了父亲的责任。
他本就寡言慎行,到台湾後顺利接任空军分队长一职。除了处理队务,也担起照应全家的责任。许多外部应对、军中关系,都是他与乔家长子乔瑾仪一同处理。
乔瑾仪身为乔家世家大族的长子,却没有一般权贵的傲气与油滑,反而对百姓的困苦生活格外敏感,也总能设身处地思量他人。自幼便与秦淮之情同手足,两人X情虽不同,却是彼此最能依靠的存在。
每逢家中有难或军中交接繁重之际,乔瑾仪总是第一个现身、第一个出力。b起出风头,他更擅长在幕後默默将事情推往稳妥之地——也因此,秦淮之从未怀疑过,只要有瑾仪在,秦家不会垮。
而这时的秦函之,虽然内心仍抗拒军旅生活,却不再如过去般明目张胆地闹事。
他开始跟着哥哥进出军营,帮忙处理训练细节与基础行政。曾经张狂不驯的少年,如今收起锋芒,变得稳静不少。虽不热衷,也不怠慢;虽不喜欢,却从未逃避。他知道,在这样的时代里,留下来,就已经是责任。
只是,他从不说自己适应得有多辛苦。训练时动作虽利落,但总有些别扭;与人共处时,笑容里多一分疲惫;战术课上总盯着窗外发呆,仿佛身子在这里,心却还留在某个过去的午後。
傍晚,营区的风格外大。
秦函之坐在军营门口,膝上是刚整理好的训练纪录,怀中则紧紧压着一本笔记本——那是他写诗、写信、写梦的地方。
这些日子,他重新写了许多封信给「沉雨亦是晴」。那个曾与他以诗会友的笔友,他仍未忘。只是信始终没有寄出。他不知道对方是否还在,不知道对方是否也曾来到这岛上,更不知道,若他们再次相见,是否还能认得彼此。
他低头翻着笔记本,指尖停在某段诗句上。眼神凝重,像是看着心事,而不是字迹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「哎呀,秦函之,你又在偷写诗了吧!」
一道轻快的声音突如其来,笔记本一瞬间被抢走。
来的不是别人,正是乔家千金──乔瑾芳。她身手俐落,得手後便一边跑一边笑闹:「让我看看你最近写了什麽,又是哪位姑娘让你神魂颠倒啦?还是……你那位笔友大人?」
「还我啦!」秦函之站起身追过去,脸都红了。
「夜sE未央,梦回旧岸。那人立於书页之间,沉雨仍晴,真情真意啊,秦二少。」
「乔瑾芳!!!」
他好不容易夺回笔记本,低头一看,果然是那封还未抄清楚的信稿。
瑾芳笑歪了嘴角:「你都这样偷偷写着,不乾脆寄出去?Ga0不好人家也在找你呢。」
秦函之没答话,只是把笔记本重新塞进怀里,眼神飘向远方。风轻轻吹过,远山静默。
「要是真的……还记得我就好了。」他喃喃说。
乔瑾芳原本还想再闹,听见这句话却停下脚步,默默看着他半晌。然後,她拍拍他的肩膀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「你要是还在想,就别放弃。」
夜里,营房灯光昏h。秦函之再次打开笔记本,执笔蘸墨。
落笔时,他仍写上那个熟悉的署名:「韩蛹」。
只要他还在写,那些话就还在,那个人也还没真正消失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看书网;http://www.kanshu4.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日子看似一日日平稳展开,秦府的餐桌仍三餐如常,秦夫人打点起居有条不紊,管家李叔每天都会在天未亮时清点柴水米粮,乔家送来的药品与食材也未曾间断。乍看之下,一切b起许多来台仓皇安置的家庭,已是安稳有余。
但秦函之知道,这样的稳定,是被许多看不见的代价支撑着。
家中偶尔传来夜里辗转声音,母亲在厨房擦拭碗盘时眼神时常游离,秦淮之每日出门回来虽无一语抱怨,肩上的军装却日日厚重。
他自己在军营里,也已能带一个小队,做得好、听得懂命令,但心里总有一处像是被隔离起来,始终不属於哪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