阵问长生

第121章 金兀涂(2 / 2)

墨归猛然回头,见素衣人不知何时已立于身后,脸色苍白如纸。

“刚才那一式,牵动了命运长卷的投影之力。”素衣人蹙眉,“虽然短暂,但也足以惊动‘守望之敌’。他们会以为你已掌握核心权柄,接下来的追杀只会更加疯狂。”

“可我没有选择。”墨归苦笑,“不用这力量,我连第一关都过不了。”

素衣人沉默良久,终是点头:“也对。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不能再畏首畏尾。”

“不过记住,每一次借用命运之力,都会在你身上留下‘印记’。过多使用,你会逐渐脱离凡躯,成为规则的一部分那时,你就再也无法体会人心,也无法做出真正的‘选择’了。”

墨归凛然。

他知道,这是一种诱惑,也是一种腐蚀。就像那些堕落的强者,最初也是为了正义而战,最终却因倚仗太过强大的力量,失去了作为“人”的资格。

半月后,墨归终于抵达断碑谷。

此地荒凉至极,乱石嶙峋,寸草不生。天空常年阴沉,不见日月,唯有狂风呼啸,卷起沙尘如刀割面。谷中央矗立着七块断裂石碑,呈北斗之形排列,每一块上都刻着残缺文字,隐约可见“焚邪”、“誓死”、“不悔”等字样。

墨归缓步走入碑阵中央,取出青铜钥匙,将其高举头顶。

霎时间,七块石碑同时震颤,裂缝中溢出暗红色光芒,如同鲜血流淌。地面剧烈晃动,一座半埋于土中的棺椁缓缓升起那是一具通体由黑曜石打造的灵柩,表面布满裂纹,中央镶嵌着一颗黯淡的星辰宝石。

墨归跪地叩首三下,轻声道:“前辈,晚辈墨归,奉命而来。”

话音落下,棺盖自动掀开。

里面并无尸身,唯有一卷焦黄竹简静静安放。墨归伸手取出,甫一触碰,竹简便自行展开,一行行古老文字浮现空中:

“吾等七人,共燃命火,以身为薪,封死城于虚隙。然敌势未绝,逆命轮转,终将再现。

唯有一线生机:待第八星亮,执笔者归,携启明钥,赴终焉殿,重写长卷。

切记:彼时,汝所面对者,非仅为外魔,更是内心最深之执念若心志不坚,则长卷反噬,万界俱毁。”

墨归读罢,浑身冰凉。

原来一切早已注定,却又充满变数。所谓的“胜利”,并非靠力量碾压,而是靠一人之意志,重新定义“命运”本身。

而那“终焉殿”,据传位于九幽尽头,唯有通过七座命门方可抵达。每一座命门,都对应一位守望者的遗志,唯有通过考验,才能获得通行资格。

“你还差七把钥匙。”素衣人不知何时出现在身旁,目光凝重,“而这七把钥匙,藏在七位守望者陨落之地。”

墨归握紧竹简,仰望阴云密布的苍穹:“我会找到它们。”

“可你知道最难的是什么吗?”素衣人忽然问。

墨归摇头。

“是当你集齐所有钥匙,站在终焉殿门前时,你会明白所谓‘重写长卷’,其实是要你亲手抹去现有的世界秩序,包括你所爱之人的一切记忆与存在。”

“你必须做出选择:是维持现状,任黑暗滋生;还是重启一切,哪怕这意味着所有人将重新开始,甚至不再记得你曾为之奋战过。”

墨归怔住。

良久,他低声问:“如果我不愿意呢?”

“那你就会变成第九位守望者。”素衣人叹息,“永远被困在夹缝之中,看光阴流转,众生轮回,却无力改变分毫。”

当夜,墨归在断碑谷扎营。篝火摇曳,映照着他沉思的脸庞。

他想起了母亲,那个总是在灯下缝补衣裳的女人。她从未修仙,也不懂大道,但她教会了他一件事:做人,要有良心。

他也想起了路上遇到的那些普通人被妖兽袭击的村庄、被宗门欺压的散修、因天灾流离失所的百姓…他们没有力量,却依然努力活着,依然相信明天会更好。

这些人,不该被抹去。

可若不重写长卷,邪祟终将吞噬一切。

两难之间,墨归忽然笑了。

他取出残玉,放在掌心,轻声道:“你说,有没有第三条路?”

残玉微微发烫,七道低语再次响起,这一次,竟隐隐有了回应之意。

似乎,在那遥远的过去,七位守望者也曾问过同样的问题。

答案,或许不在终点,而在路上。

与此同时,遥远虚空的断崖之上,灰袍人再度端坐于新铸的祭坛中央。面前悬浮着一面全新的古镜,镜面漆黑如旧,却多了一道金色裂痕。

“第八颗星亮了。”镜中传来颤抖的声音。

灰袍人冷笑:“很好。让他继续走吧。”

“走得越远,陷得越深。”

“当他终于站在终焉殿前,才会发现,所谓自由意志,不过是我们允许他拥有的幻觉。”

“真正的‘新秩序’,不需要英雄,只需要一个完美的祭品。”

他抬起手,指尖滴落一滴血,落入镜中。顿时,万千黑丝躁动起来,缠绕向人间各个角落。

而在某座偏僻山村,一名正在熟睡的婴儿突然睁开双眼,瞳孔深处闪过一抹猩红。

命运的齿轮,已然加速转动。

可就在这片黑暗蔓延之际,一道微弱却不肯熄灭的光,正穿越风沙与孤寂,坚定地走向前方。

墨归站起身,吹灭火堆,背起行囊。

他知道,下一个目的地,是东海之滨的“沉舟岛”第二位守望者葬身之所。

风拂过山谷,带走余烬,也带走了旧日的犹豫。

这一次,他走得格外坚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