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一杲拽着赵不琼,满脸喜色地问道:“嘿,老板,要是我带我老婆一块儿上课,她也能成您的博士生不?”
赫教授笑眯眯地瞥了眼赵不琼,打趣道:“那当然没问题,而且啊,她不光是我的博士生,还是你的‘博士后’呢!”
“那必须的!”李一杲乐得合不拢嘴。
赵不琼呢,国内学历也就止步于高中,本科都没摸过边儿,更别提硕士了。这一下子,竟然被顶级教授“册封”为博士生,虽然是口头上的,但她心里那叫一个激动,欢喜得跟什么似的。她知道赫教授是芯片算法的大拿,心里还犯嘀咕呢:等会儿老板讲的博士课,自己能不能听懂半句呢?
赫教授转头问李一杲:“你说说,传统逻辑门跟量子逻辑门有啥区别?”
这问题对李一杲来说,那就是小菜一碟。他正打算开口,眼瞅着赵不琼眼睛一亮,心里突然有了个主意,装作一时想不起来的样子,向赵不琼投去求助的目光。赵不琼虽然对芯片软件啥的一窍不通,但听李一杲吹嘘多了,基础概念还是懂一些的。她鼓起勇气,声音虽小但坚定地说:“传统逻辑门与量子逻辑门之间有三大不同,首先是工作原理不同,传统逻辑门是二进制逻辑,逻辑门运算输出结果是确定的值。而量子逻辑门多了一个不确定的叠加态,输出结果就不是完全确定的,具有一定的概率性。第二,处理的信息类型不同。传统逻辑门处理的是确定性的数据。量子逻辑门能处理不确定的数据。第三,两者应用场景不同。传统逻辑门用来做计算机硬件、定制设备那些信息科技产品,而量子逻辑门,这个,好像听说用来做量子通讯加密特别好,用来做比特币解密好像也行,不知道对不对?”
赵不琼说前两点时还挺自信,到第三点就有点底气不足了,毕竟她也没亲眼见过量子产品啥的,都是道听途说来的。
不过,就算这样,赫教授也对她刮目相看,夸赞道:“不错不错,你现在就是我名正言顺的博士生了!哈哈…”
赫教授接着发问,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:“我有所耳闻,你们公司构建了一个混沌自组织系统。那么,能否请你们简要阐述一下,混沌究竟是什么?”
李一杲与赵不琼相视一眼,略感惊讶。显然,赫教授对滴水岩公司已有所了解,这让他们感到既惊又喜。对于赫教授的问题,两人心中早已有数。赵不琼稍作整理,便回答道:“混沌理论指出,在动态系统中,即便是极细微的变动,也可能引发截然不同且复杂难测的结果。我们公司的混沌自组织系统,正是基于这一原理,通过精心设定的、极为敏感的初始条件,促使组织自然演化出一个能够自我适应的生态系统。另外,关于混沌,还有一种更为深奥的解读,即宇宙初创之时的混沌状态。那是一种所有可能性交织在一起的叠加态,既包含了薛定谔猫那生死未卜的双重状态,也囊括了世间所有状态与概率的交融。这一解释,是大师兄自己琢磨出来的,至于其准确性,我尚不敢妄下结论。”
说到此处,赵不琼不由自主地望向李一杲,眼神中带着一丝歉意与询问。李一杲则是一笑,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和:“没错!这可是我的独门见解!虽然可能有所偏差,但在我看来,它必然是正确的,对吧,老板?”
李一杲听着赫教授抛出的问题,心里已经揣测到,赫教授这是想借由提问来激发自己对混沌算法的理解。但他心里也犯着嘀咕,赫教授自己都还没完全琢磨透呢,又怎么能指望他这番提问能让自己豁然开朗呢?教书育人,总得自己先弄明白了,才能教人不是?
可赫教授显然不是这么想的,他接着又抛出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:“你能不能试着用一张图来描绘混沌的状态?别跟我提兰顿蚂蚁那一套,或是类似的复杂玩意儿,那太繁琐了。”
赫教授的这番话,直接把李一杲原本打算说的答案给堵了回去。这下,李一杲可真是有些为难了,他转头看向赵不琼,试图寻求一丝帮助,“哎,你对此有什么头绪吗?”
赵不琼跟着听课,其实就是图个热闹,哪里真搞得懂那些高深莫测的学问。李一杲一问她,她立马就懵了,使劲晃了晃脑袋,“我咋知道呢?我学过的最复杂的东西,也就是因果道那套理论。这些混沌、算法的,我完全不在行啊。”
赫教授一听,觉得挺有意思,就追问赵不琼:“那你到底懂啥?说来咱听听?”
赵不琼理了理自己的秀发,说道:“我就懂点‘混沌生无极,无极生太极,太极生两仪、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’之类的。不过也就是死记硬背,到底啥意思,我现在还是一头雾水。”
“哦?那也挺不错嘛。”赫教授笑了笑,随手拿起遥控器,一按开关,屋里一面墙上的挂画立马变成了一个太极图。他指着太极图说,“混沌这东西,咱没法用一张图说清楚。但我们现在有个大胆的想法,就是在人类现代文明之前,可能几百万年前,就已经有过人类文明了。那个文明说不定还是外星文明呢。咱们人类啊,可能就是那个外星文明降临地球后,旧物种灭绝了,然后按照地球的生存环境新演化出来的。说白了,就是华夏先民的祖先。那个外星文明给咱们留下的,很可能就是这张图。我们现在怀疑,解开混沌的秘密就藏在这图里。古人用这张图,推演出了两仪四象八卦;西方人看了这张图,启发了二进制,这才有了计算机,迎来了信息时代。这张图,很可能就是那个外星文明给咱们的终极答案。现在我们虽然有点头绪了,但还没摸到终极答案的边儿呢。你们现在看好了。”
说完,赫教授又按了下遥控器,显示屏上的太极图就开始转了起来。李一杲和赵不琼都瞪大眼睛盯着屏幕,越看越觉得惊奇。
他俩因果道已经修炼到元婴境了,看啥都不自觉地用神识去扫。两人都摘下了现实增强眼镜,用肉眼加神识一起观察,看到的东西自然也就更多了。李一杲以前也知道太极图能转,但赫教授这儿的转法显然跟平常的不一样,是种特殊的转法。李一杲一边看,一边在心里琢磨:“道动则生法,法动则生术,术动则生器,动!混沌算法肯定不是一个静态的算法,而是一个动的算法……”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太极图,眼里的光越来越亮,好像又有新的感悟要冒出来了,可就是抓不住,若隐若现的,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。
赫教授见李一杲想得入神,就又按了下遥控器,墙上的屏幕黑了。屋里静悄悄的,只有赫教授低头品茶的声音,还有李一杲低头沉思的身影。赵不琼呢,她是真的没啥感觉,只好又把眼镜戴上了,脑子里胡思乱想,琢磨着回广州后,能不能跟闺蜜们吹吹牛,说自己也是“博士”了。
李一杲正低头沉浸在思绪中,不远处另一间房的沙发上,蔡紫华与花总并肩而坐。蔡紫华显得有些不耐烦,不时望向李一杲的方向,期待着他们的谈话尽快结束,好一同前往三妖洞店给这两口子弄个接风宴。
花总则在一旁悠闲地抽着烟,嘴里嘀咕着:“瞧咱们小师弟这架势,离那万象归一的化神境界,估摸着就差那么一点点火候了。”
蔡紫华闻言,瞪了花总一眼,心知他口中的“小师弟”正是李一杲,显然花总发现了什么端倪。她猛地一把夺过花总嘴里的烟,倒转过来,火星直指他的脸,作势要塞回去吓唬他。花总却一脸从容,不等烟头靠近,便猛地一吸,那烟头瞬间火光大盛,热浪直扑蔡紫华的指尖。蔡紫华吓了一跳,连忙松手,烟还未落地,花总已迅速接住,将烟屁股重新放入口中,继续悠哉地抽了起来。
这边李一杲苦思冥想,却一时无果,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,开口道:“姑父,我脑子有点乱,等回广州再慢慢琢磨吧。要不,咱们先去吃饭?”
赵不琼早已等得不耐烦,一听这话,立马满脸堆笑,扶着赫教授站了起来:“姑父,走走走,咱们去公司附近的三仙洞店,那儿的麻辣烤鱼可好吃了!”
赫教授摆了摆手:“你们年轻人爱吃辣,我可受不了。你们去吧,阿紫在外面等你们呢。我这边还有点事,要等人。”
李一杲和赵不琼劝说了几句,见赫教授主意已定,只好先行告辞。两人走出房间,果然见张伟林和蔡紫华已在外等候。张伟林送三人离开,几分钟后折返,随后与花总一同回到赫教授所在的房间。
赫教授看了花总一眼,满是感激地说:“谢谢你带他过来了,这次不会再抹去他的记忆了吧?这孩子心理关应该已经过了,不会再冲动了。”
花总点了点头,语气坚定:“放心,不会了。而且,他现在是我小师弟,他的决定,我不会再干涉。”
蔡紫华领着李一杲和赵不琼转了一遭三仙洞店,两人连连称赞。对赵不琼而言,这感觉竟有些像回到了岭南海边的那个小山村,虽不至于惊诧,却也颇感亲切。而李一杲对京城的环境再熟悉不过,他知道北方立冬后便是天寒地冻,哪像广州那样四季如春,国庆过后还能见到穿背心短裤的人?此刻能在北方见到如此近似岭南的风光,实属难得。想必蔡紫华夫妇不仅投入了大量财力,更是费了不少心思。
参观完后,蔡紫华的接风宴并未安排什么山珍海味,反而十分朴素。桌上能见到正宗的烤鸭,这可是赵不琼的心头好。至于李一杲,最让他满意的是那碗熟悉的炸酱面,再配上一碟炒肝、一份爆肚,还有糖火烧、驴打滚、灌肠等京味十足的街头小吃。
李一杲吃着这些,思绪飘回了在这里读书时的点点滴滴,那些美好与不愿回首的记忆交织在一起。而赵不琼则是满满的新鲜感,对于京菜,她并未觉得特别美味,比起粤菜来,总觉得差了些什么。不过好在不久后就上了麻辣烤鱼,这道菜可是全国人民的心头爱,无人能挡,赵不琼自然也不例外。她吃得津津有味,舌头都快吞进去了,一边哈着气说太辣太麻,一边却又停不下来。
三人边吃边聊,餐桌上的话题渐渐从美食转到了公司事务。蔡紫华的目光掠过窗外,落在那两台具身机器人上,她灵机一动,向李一杲提议:“大师兄,三妖洞店的店长跟我提了个挺有意思的想法,他说能不能把真我余影里的玩家养成角色,设计成‘渣渣人生-要有光’里那种仙人师父的NPC风格,然后再和咱们的具身机器人结合?想象一下,一个仙人降临的场景,是不是超有趣?”
“养成角色”这概念在游戏界可不新鲜,真我余影里也有不少养成游戏,但那些角色跟“渣渣人生-要有光”里的仙人师父比起来,可真是小巫见大巫。那些游戏角色虽然也能培养、成长,但都是按照游戏设定好的路线走,缺乏真正的自主性和拟人化。玩家和它们的互动,也仅仅局限于游戏界面的那几个按钮。
而“渣渣人生-要有光”里的仙人师父,那可是超拟人数字人的典范,他们的行为、反应几乎和真人无异,能进行自然语言处理,懂得情感识别,还能做出复杂的决策。跟这样的NPC互动,那感觉可真是太真实、太丰富了。
为什么真我余影没弄这种角色呢?其实也不是不想,而是实力不允许啊。真我余影的玩家基数太大了,国内外加起来日活跃用户都过亿了。而“渣渣人生-要有光”里的NPC,包括仙人师父、仙人力士、仙宠灵兽这些,总共也就十万左右,同时在线数更低,尽管如此,算力要求可也不低,滴水岩公司应付起来还是不成问题。
就算真我余影的业绩再翻几番,赚再多的钱,也支撑不起给每个玩家都配一个仙人师父这样的角色。没那个算力,想在真我余影上弄超拟人的仙人师父,那就是白日做梦。
不过,蔡紫华接下来的话,却让李一杲眼睛一亮,拍案叫绝。她说:“其实咱们不用给每个玩家都定制超拟人NPC,咱们可以推出个仙人养成计划,让玩家自己去培养。等养成了,再让这个NPC通过具身机器人,跟玩家在现实世界里见面!”
“哇塞!这主意太绝了!这就是咱们的神界啊!干脆就叫‘成神计划’怎么样?”李一杲瞪大了眼睛,满脸兴奋。
蔡紫华详细阐述了“仙人降临”的策略精髓:玩家的角色在游戏平台上的养成过程,其实与普通角色并无二致,只是巧妙地融入了更多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互动元素。这样一来,对算力的需求就不会过于庞大。当玩家花钱花时间把角色逐渐升级,达到一定级别时,相当于玩家已经不知不觉间,为这个初具智能的模型提供了长时间的个性化交互训练。要知道,训练过程才是最耗时耗力的环节。一旦训练完成,算力消耗就会大幅缩减。
此时,再借由“降临”的概念,将这个游戏角色转移到具身机器人上,让机器人与玩家面对面交流、共同游戏。这种体验,无疑将游戏与现实的界限彻底模糊,让虚拟变得触手可及。
更为关键的是,玩家所能让游戏角色“仙人降临”的具身机器人数量是有限的,并非线上随意泛滥。这样一来,算力消耗就被牢牢控制在了可控范围内。即便十万台具身机器人全部上线,都实现了“仙人降临”,其算力压力也不过是“渣渣人生-要有光”项目中十几万仙人师父算力需求的两倍而已。对于滴水岩公司而言,这样的算力需求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,可以轻松应对。
“神界?成神计划?”赵不琼听完介绍,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她的支持,“要不咱们就叫它‘神界-神仙降临计划’,怎么样?”
蔡紫华也点了点头,对这个名字表示赞同。于是,“神界-神仙降临计划”的开发议案,就这样初步敲定了。只要无问七子团队中没有人行使否决权,这个开发计划很快就会进入实施阶段。
或许有人会疑惑,现在无问七子已经全体退出管理层,真我余影公司完全交由大话十八怪打理,海外市场也全部交给了各国的代理商运营,无问七子更是不会插手,那么这个计划到底要怎么落实呢?
管理,原本是人的事情;但如果换一种思路,让“天”来做事,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?比如说,要把塔克拉玛干沙漠改造成绿洲,如果是人类来做,首先得把沙漠围起来,然后划分区域种植耐旱植物,逐步缩小沙漠的范围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总有一天能把沙漠变成肥沃的田地。但“天”可不会这么麻烦,“天”只需要让干旱的沙漠降雨量大幅增加,比如从每年的100毫米增加到3000毫米,沙漠中自然就会有绿洲开始涌现。随着绿洲的不断扩大,降雨量可以逐渐减少。等到整个沙漠都变成绿洲之后,只要保持降水量比蒸发量多400毫米,就能让绿洲良田持续存在下去。
这就是“天”和“人”在做同一件事情时的区别。现在无问七子商量出来的任何计划,都不会再采用“人”的方式去执行,而是顺应“天”的规律。系统开发出来之后,只需要轻轻一推,让第一个种子生根发芽,自然就会逐渐长出绿洲、森林、湖泊。至于最终会是什么样子,“天”是不会去干涉的。
而“神界-仙人降临计划”,正是无问七子以“天”的身份,发布的第一个重大计划。